• 语文教案
  • 数学教案
  • 英语教案
  • 政治教案
  • 物理教案
  • 历史教案
  • 生物教案
  • 美术教案
  • 音乐教案
  • 地理教案
  • 化学教案
  • 科学教案
  •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干部考察报告格式范文

    时间:2018-07-23 22:53:01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

    满语文化之旅

    长春市满族文化促进会单景州

    满语文化之旅(四)

    11、访问苏拉宫满族村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8月31日下午,大家乘车离开惠远镇,去苏拉宫满族村访问。苏拉宫,满语意思就是安置不在编闲散人员的农垦旗屯。通过访问我们了解到,早在1764年1月,乾隆皇帝就指示“朕意伊犁地区甚肥沃,如田亩有余,仍酌量分给满洲兵丁,令其学习耕种,这样既得勤于力农,而于养赡家口、喂养马匹均有益”。第一任伊犁将军明瑞遵旨,把伊犁附近200里划为旗屯,但尚未实施就离任回京了。而后历任将军担心会裁减钱粮,便借口开荒灌溉缺水而拖延了几十年。嘉庆七年(1802年)松筠接任伊犁将军决定兴办旗屯,除在惠远、惠宁两城附近先后设屯点14处,垦地6.4万亩外,又将360名闲散人员调往现今伊宁市北皮里其河畔一个叫阿克托别的地方垦殖,设一佐领统率,就是今天的苏拉宫。现在的苏拉宫共有1300余户人家,满族已不足百户,但仍为满族村,满族文化受到特别重视,村里建设了苏拉宫满族文化活动中心,陈列室里展示着满族各个时期的大量文物,每年的颁金节都办的有声有色。苏拉宫的族人希望能更多地同内地族人交流,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机制。

    12、到伊犁满族人家拜访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在苏拉宫满族村访问时,考察团还被安排到一户族人家庭去参观和休息。这是我们到新疆后第一次与满族家庭零距离接触,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接待。这是两进两院落住宅,一排葡萄藤郁郁葱葱地架在住宅屋檐上,菜园里果树结满果实,种植的各种蔬菜更惹人喜爱。通过这次家访,更拉近了两地族人的距离,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大家相约,以后要经常走动,沟通彼此情况。

    13、新疆语委会乔金奎先生来访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乔金奎先生是新疆语委会锡伯语专家,对满语传承非常重视。他得知考察团来新疆进行满语考察,即将返回伊宁飞往北京时,便急忙从乌鲁木齐赶回,到伊宁来看望孟老和大家。他与孟老就满语方面的很多问题进行了沟通,俩人谈得十分投缘。这是在新疆进行的最后一次学术交流。虽然通过前段时间的考察很多疑问已得到解决,但这次见面仍具有重要意义,为东北与西北两个地区满语学术的合作交流在另一个层面打下伏笔,奠定了的基础。

    14、伊犁族人依依送别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伊犁、察布查尔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活动圆满地提前结束了,比原计划缩短了四、五天。这首先得益于锡伯族同胞的积极配合,更离不开伊犁族人的大力支持。何傲亚老师在我们刚到时正身处安徽,可转眼之间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族人们放下自己的生意和工作,几乎包揽了考察团所有辅助性的事务,让我们深深体会到血浓于水的族胞亲情,当然更能读出伊犁族人对我们的期盼和厚望。2017年8月31日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也是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们进行了慧远古城遗址祭奠,访问参观了苏拉宫满族村,同时还参观走访了一户满族家庭,晚间为伊犁族人举办了答谢宴时,还为博尔果补办了拜师仪式。第二天大家稍作休整,伊犁族人为大家举办了送别晚宴,族人佟根生也特意从巩留市赶来。9月2日,一直陪伴辅助着我们的族人又开几辆车来到宾馆,将大家送到机场,依依惜别。在机场告别时,大家再次言明,东北、西北两地族人将为满语的更好传承挽起手来,共同努力。现在大家通过已建立的满语微信群在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

    15、赴北京拜访安双成老师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拜访安双成老师是孟老多年的心愿,也是此次考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2017年9月3日上午,安双成老师在北京的家中接待了考察团。安双成老师是满语大师级人物,著述颇丰,其中《满汉大辞典》和《汉满大辞典》耗费了老人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大家学习满语、满文不可或缺的得力工具书。安双成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与老人谈话让人感觉不到任何压力。通过交谈,大家惊喜地发现,老人的很多观点和理念正是我们预想和所期盼的。老人更注重的是满语的语言传承,而不是在文字上转圈圈。我们还发现,老人与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瑟公锡满文化传播中心孟荣路、扎库其牛录乡中心校退休王西林校长、《察布查尔报》报社退休伊克坦副社长,以及受访的众多锡伯族同胞一样,在两个民族祖源问题、满语与锡伯语关系问题、书面语与口语关系及对应转化问题,等等,都与我们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相一致。

    16、两位满语大儒的世纪交谈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在安双成老师家温馨宽松氛围下的大家自由式讨论和交谈之后,孟宪发老师和安双成老师开始坐下来,进行全面、系统、重大而深刻的交谈。孟老是出身黑龙江富裕县三家子村的满族人,从小就说满语,是讲授俄语和英语的大学退休教授,不但没放弃满语,还精通满文,并从事满语义务教学活动多年;安老师则是出身察布查尔的锡伯族人,满语当然也是母语,在中央民族学院第二届满文班毕业(第一届是1954年学员不足10人;第二届是1961年,学员22人;第三届是1975年,学员21人;第四届是2000年,学员15人),在中央档案馆工作及退休,一直从事满文翻译和教研工作。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两位老人都是满语母语者,都精通满文,又都清楚地了解满语文教学的现状,有太多的议题和内容需要讨论和意见交换。时间飞快,一晃就到了中午,我们把俩人谈话的场合挪到了一家小饭店,两位老人的交谈则一直延续着。我们一边在征得老人的同意录着音,一边静静地听着,思绪随着二位老人话题的转换波澜起伏着,还不时地就一些问题发问,两位老人则耐心地详尽解答。通过这次拜访安老,聆听两位可以称之为满语大儒的长者谈话,使我们增加了很多见识,受益匪浅,借用“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在谈话中,给笔者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安双成老师表示无奈时曾诙谐地说:“我回察县人家说我说的是满语,回到北京又有人说我说的是锡伯语”。这句话太具寓意了,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有待大家以后慢慢品味和解读。

    17、移师北上,大五家子拜访何世环老人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考察团经休整和人员缩编,加上司机一行五人,于2017年9月17日去往黑龙江,开始对何世环老人等满语母语者进行走访。这是对北音满语进行的一次考察,既弥补孟老从没接触过大五家子满语母语者的缺憾,也是完成整个满语考察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驱车赶到红色边疆农场时,吴振群老师已等候在那里。吴老师是我们促进会的理事,也一直活跃在原生态满语传承的教学第一线上,他给我们做向导,当然也是孟老访问的对象。原计划在红色边疆农场还拜访一位吴姓原生态满语老人,却得知老人已经仙逝,抢救满语事业又多了个遗憾。吴老师与孟老是第一次见面。见面就用满语聊天,俩人谈得非常顺畅,看不出有丝毫障碍。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参观了农场的满族文化展览室,并领略了流经这里的黑龙江风光。

    吴老师陪同我们一起去四季屯看望何世环老人,受到老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欢迎。二位老人在交流时,还就三家子和大五家子满语的异同问题对一些词汇或句子进行了对比和探讨,其结果如大家所预料,差别非常小,可以说所谓差异就是表达同一意思在习惯上的不同说法。两位老人及孟宪义、吴振群等三家子、大五家子两地原生态满语母语者之间没有障碍的交谈,彻底打消了孟老还曾存在的各种疑虑,可以放心大胆地在满语传承编写口语教材方面一展宏图了。会面要结束了,大家对满语传承事业充满了信心,对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和看法。可以说,这次见面看似平淡,实则对满语传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老人告诉我们,安双成老师两天前已带着学生来家里访问过了,且已到过三家子。这让我们深感惊讶。在北京时安老师表示也想来东北考察一下,结果速度之快远超我们预料。联想在察县刚完成考察,孟老就提议立刻去大五家子考察,可以看出,他们身上都体现了雷厉风行和刻不容缓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对我们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回经农场场部时,吴老师下车挥手告别。望着熟悉的街巷,笔者有些感慨,四年了,弹手一挥间。2013年8月,东师大满文书法联谊会一行9人曾在这里跟何世环奶奶学习了十四天满语。机会和费用都是爱新觉罗•肇子瑜老师争取的,她为满语传承耗费了大量心血,做出巨大贡献。那次学习正赶上黑龙江发大水,而我们住宿和学习都在农场中心校,临近结束时,几乎每天都看到各种救灾车辆停留操场或在路上川流不息。学习结束,大水已经漫堤,我们和何奶奶是与村民一起撤离的。撤离前夜,变压器被雷电击坏,校内一片漆黑。笔者难以入眠,借雷电之光写下一首小诗。现附在下面,以表达对前辈们的敬意: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龙江雷雨之夜

    闪电撕穹幕,惊雷颤夜空。

    白山颜未退,黑水漫江洪。

    大战神天外,童谣入梦中。

    千里寻母语,泪洒溅襟浓。

    18、黑河小憩,自费赴海兰泡凭吊往昔

    还在伊犁时,尤其是去惠远古城遗址祭奠的时候,总有一些纷乱思绪萦绕心中挥之不去。准噶尔汗国以骁勇善战而闻名于世,八旗将士几十年的征战也付出很大代价。准噶尔老巢空了,我们的呢,故土又被占走多少,当年的征战值吗?大家决定利用途径黑河的便利,自费去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曾经的海兰泡,凭吊往昔。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2017年9月19日,我们随旅游团在黑河口岸坐船到了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它是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首府,也是曾经的海兰泡­。故乡风景变成异域风情,心情不好,但人家值得称赞的地方真的很多: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a、州政府和市政府的大楼既没围墙也无门岗,像商店一样临街亲民,市民可以自由进出;b、我们住的宾馆很一般,但据说普京来远东也曾在这里住;c、无名烈士纪念碑位于布拉科维申斯克市中心毗邻胜利广场凯旋门,气势恢宏,主体建筑长墙上刻满了卫国战争烈士的名字,供人们瞻仰和怀念;d、阿穆尔州大剧院园林小径旁矗立着小书厨,里面放着人们捐献的各种书籍,需要的人可无偿走。……等等,每人尽可读出自己的三观取向。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当然,更有另一情况值得深深品味。参观远东大教堂后,导游指着一座双人雕像向大家讲起俄罗斯的一个传说,只因雕像中坐着的那位东正教教皇来海兰泡时做了个梦,说“我脚下的土地应该是沙皇的”,雕像中站着的那位将军穆拉维约夫,便为沙皇占取了海兰泡等这片远东土地。

    说得轻松乖巧,怡然欣慰,完全掩盖了这个民族对外贪婪狡诈、嗜杀成性的血淋林一面,而把最美好的诗和远方献给了自己的百姓,滋养着自己的民族。难怪这个民族人才辈出,接触到的人都谦谦君子,率真而阳光(孟老俄语好)。这个传说的设计其布局合理,充满智慧,向我们传递了这是个健康成熟的民族,其系统职能健全、机制完备,既有整体思维,社会不同层面又各有担当等信息,真的不可小觑。

    当然,我们要从另一角度解读,即他们得的也确实太容易、太轻松了,没有战争,勿用代价,甚至勿需编造理由,只需找准机会和厚颜无耻。所以,得到大便宜卖个小乖,编个神话故事也完全符合情理。

    翻开历史,满洲南下西进,俄罗斯东进南下,二者路线形成没有碰撞的循环;满洲征服的是政权,是国家,俄罗斯收编的是部落,是地域;满洲更多的是征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俄罗斯更多的是移民拓边。两个民族唯一可以称之为战争的是雅克萨之战,西进中的满洲杀个回马枪,堵住沙俄正鲸吞领土的道路,但尼布楚条约充只是在“无主地”上划道线,约定两边“空地”的归属,随着形势变迁和此消彼长,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国内14年太平天国之乱、18年捻军之乱,10年“同治回变”相继爆发。大清奄奄一息,家贼外鬼里应外合,外满洲瓜熟蒂落,成为他人乐园。

    从这个意义上讲,伊犁地区乃至整个新疆,就是清朝用外满洲广袤的土地换取的。也就是说古肃慎族系的通古斯民族以放弃了家园、让自己分崩离析的代价,换取了中华民族固若金汤的领土和国运。

    再见了,外满洲,让我们轻轻地吻别吧,尽管十分眷恋着你,可你已是别人的母亲,虽然还记得你的体温和奶香,但我们已是丢下了你而最终被你遗忘的孩子,除了自责、苦楚,还有的就是一颗负罪的心。

    站在即将离岸的船上,面对的是布拉戈维申斯克,这已是合法而神圣的名字,是俄罗斯人的骄傲;海兰泡没了,淹没在历史长河里,是被我们葬送的,她绝望而怨恨的眼神,永远镌刻在我们心里,伴随着我们苦行之旅。再见了,布拉戈维申斯克;永别了,海兰泡,在这里没有怨恨,只有祝福。是的,让我们给这里一个深深的祝福吧,祝福这里的人们得到圣母玛利亚的保佑,祈求上苍赐给这里的万物以福祉与祥和。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九月的黑河,江面湿润而谧静,回国的船起航了,溅起的浪花迷湿了双眼,躲在角落里擦抹,可久久难以拭去……。满洲人不哭,世道轮回,几多奈何?回头看看,祖辈也已为你拓展了更广阔的狩猎场,那里不是有更多种类的猎物吗?故园很好,留下的满洲的神在那里睡得也很安宁,暂时换换管家又何妨!

    19、满语教学基地--依兰包

    2017年9月21日,我们来到了满语文化之旅考察的最后一站,我国满语教学基地——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乡三家子满族村。孟老和他的弟弟孟宪义都在三家子长大,说着一口流利的三家子满语,也熟悉这里的满语情况。之所以来到三家子,是因为要在这里对满语考察活动做下小结,并与这里的满语传承人沟通情况,商量满语传承有关合作事宜。不巧的是,听说上级有关部门正在村部召集满语传承人开会,不便打扰,孟老便以探亲的名义只找包括孟宪孝在内几位亲属小聚一次,孟宪孝是三家子满语传承人带头人,他的到来基本也能实现预期目的。这次来三家子,无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博尔果与孟宪孝老人拉勾盖印章,分别代表长春市满族文化促进会和三家子满语传承人结成了满语传承战略联盟。

    法见到陶春民和计福庆,他俩都是满语传承人,肯定也在开会。当然,他俩本来就是长春市满族文化促进会理事,而且一直在促进会原生态满语讲堂微信群辅导大家学满语,今年7月份还在久援村见过面。来到三家子,最能勾起的是对孟淑静老人的回忆和怀念。

    2015年冬天,笔者从大兴安岭十八站开庭归来,途径齐齐哈尔时来三家子走访。在石君广的引荐下,拜访了孟淑静老人,也见到了孟宪孝老人,他们给予笔者很大的鼓励和鞭策。孟淑静老人后来还应邀加入了促进会原生态满语讲堂微信群,和老人的孙子石君广合作着教满语,受到大家极大的欢迎。不幸的是,老人于2017年5月走了,孟淑静老人的去世是满语传承事业的一大损失,也是上天又一次给予我们的严重警示:抢救满语时不我待,必须雷厉风行,见可则行,见否则止,绝不拖延。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尚未获得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眼看着时机即将错过之时,笔者毅然决然地带队出发,踏上了本次满语文化考察旅途的重要原因。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记得还是在2015年,那年冬天在三家子玩得也非常开心。笔者和陶春民、计福庆深度讨论了一些原生态满语传承的方式、方法问题,大家一边喝酒一边畅谈,形成共识。窗外不知何时下起鹅毛大雪,庭院飞舞的雪花与室内烧红的炉子相映辉彰,充满了诗情画意。笔者第二天在回长春的列车上写首小诗,现附在下面,作为本次考察的收尾:

    三家行

    2015年12月17日

    绒绒白雪舞三家,炕热炉红酒润滑。

    自古满洲音同语,时今肃慎落魄花。

    朝观圣地心贴近,夜指图籍路尚遐。

    莫道思枯人尽瘁,皆因歃血为玛发。

    作者单景洲

    满族文化网出品,转载请注明。

    相关关键词: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相关热词搜索: 单景洲:满语文化之旅考察报告(四) 满语文化 满语和满族文化的关系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