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中考备战
  • 高考备战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美国文学学期论文发表 美国文学论文选题

    时间:2019-02-05 05:06:25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美国文学日渐成熟,已经不再是英国文学的分支,战后美国文学更是多元化发展。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美国文学学期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美国文学学期论文发表篇1

      浅谈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

      摘 要:在美国四百多年的文化历史发展历程中,美国黑人文学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政治历史原因,美国黑人文学作品并没有受到重视,一直处于美国文学的边缘状态。美国黑人文学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在美国文学中逐渐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本文将通过分析,对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美国;黑人文学;三次高潮;初步探讨

      一、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概述

      美国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之后,逐渐步入了正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各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美国黑人文学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逐渐在美国文学中取得了至高的地位,得到了文学界的重视。美国黑人文学经过三次高潮,逐渐成熟起来,步入世界先进文学之列,对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对美国文学的三次发展高潮进行分析和整理,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对美国文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20世纪以来,美国黑人文学主要经历了三次发展高潮。20世纪20年代美国兴起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的崛起,是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一次高潮,在这一时期,美国黑人文学经历了“觉醒”后的“认同”阶段;20世纪40、50年代,美国黑人文学中逐渐出现了一批以赖特、鲍德为代表的黑人作家,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情况,这是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二次高潮,在这一时期,美国黑人文学经历了“反抗”阶段,通过“反抗”阶段,黑人文学发生了追求与白人文学同等地位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各文化不断进行着交流与融合,在这一时期美国黑人文学中出现了一批以莫里森、沃克、达夫等为代表的黑人作家,这些黑人作家取得了一次次最享盛誉的成就,美国黑人文学逐渐进入了以“黑白融合”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次高潮。

      二、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一次高潮

      20世纪20年代美国兴起了“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的崛起,在这一时期,美国黑人文学中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是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一次高潮。在这一时期,美国黑人文学经历了“觉醒”后的“认同”阶段,初步开始得到美国文学界的重视和尊重。

      第一次高潮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美国南北战争之后,以道格拉斯为首的黑人作家提出了废除奴隶制的要求,无形中向美国黑人传递了一种潜意识里的反抗信号;其二,长期的压迫和凌辱之下,美国的种族矛盾日益激化,美国黑人民族的反抗意识空前高涨,在黑人民族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反抗的氛围,这种社会环境为黑人作家打下了表达心声的基本基调,促进了黑人文学第一次高潮的到来;其三,以切斯纳特、邓巴、杜波依斯为代表的作家采用独特的写作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反映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美国黑人的真实生活状况,在这些黑人作家的影响下,美国黑人中出现了一批新锐黑人作家,逐渐成为黑人文学的铺路者,引领了第一次高潮的到来。

      三、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二次高潮

      20世纪40、50年代,美国黑人文学中逐渐出现了一批以赖特、鲍德为代表的黑人作家,涌现出了大量以《土生子》为代表的文学作品。通过这些文学作品,黑人作家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当时的社会情况,描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的真实生活。这是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二次高潮,在这一时期,美国黑人文学经历了“反抗”阶段,通过“反抗”阶段,黑人文学发生了追求与白人文学同等地位的转变

      第二次高潮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整个美国的经济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动力,白人对黑人的压迫和欺凌不断加倍,种族矛盾空前强化;另一方面,黑人积极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斗争,为追求平等地位的转变提供了基本的社会环境基础。在这样的环境基础下,黑人作家一改文学作品中逆来顺受的黑人形象,创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黑人形象,促进了第二次高潮的到来。

      第二次高潮时期的作品多为批判性小说,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对美国民众的思想解放和意识改变具有重要的历史推动意义。

      四、美国黑人文学的第三次高潮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各文化不断进行着交流与融合,此时人们意识到创建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美国黑人文学迎来了以“黑白文学融合”为基本特征的第三次高潮。

      第三次高潮的社会背景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60年代美国通过了选举法,在制度和法律层面初步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主自由,为美国黑人文学的快速发展和黑白文学的交融提供了政治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各民族文化的交融,美国黑人艺术逐渐从边缘状态走向中心,改变了白人对黑人文化的看法,促进了民族文化融合,为美国黑人文学第三次高潮的到来提供了社会大环境。

      第三次高潮时期,美国黑人文学快速发展,文学作品的种类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美国黑人文学逐渐趋于成熟,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

      在美国四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各种政治历史因素,美国黑人文学长期处于美国文学的边缘地位,通过美国文学的三次发展高潮,美国黑人文学在美国文学中逐渐取得了一定的地位,开始步入了正常发展的轨道。本文对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和认识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胡丽霞.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美国黑人文学的嬗变[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3:118-120.

      [2]刘小杏.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历程及主题变奏[J].芒种,2013,06:34-35.

      [3]朱军.民权运动视域下美国黑人的哈莱姆文艺复兴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美国文学学期论文发表篇2

      浅论亚裔美国文学中的文化身份

      一、文化身份理论

      (一)文化身份理论概述

      文化身份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美国精神分析家Eriksson首次提出。最初,文化身份被描述成“心灵的归属感”,强调特定民族的价值、背景、看法。并指出它“是在不同的时空顺应民族、族群的需要被构建和塑造出来的。” 该说法下的文化身份跟倾向于“民族身份”。

      荷兰学者瑞恩・赛格斯扩展了这个最初的界定,认为某一特定族群和民族的文化身份只是部分地由那个民族的身份决定的,“文化身份是一个比民族身份更加宽泛的概念”。所以,“通常文化身份可以被看做某一特定文化特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

      20世纪90年代,Collier成为文化身份理论的代表人物。并和Thomas一同对于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身份的处理提出了重要理论。Collier和Thomas提出理论命题:文化身份越是自认定,它们在于其他身份相比时位置就越重要。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亦有学者把Cultural Identity翻译为“文化认同”。从语义理解,这种翻译强调了个体追求“认同”的心理。笔者在这篇论文中将不采用此翻译。因为“文化身份”不但包含着个体主观上的“认同”,也包含着由交际者的交际习惯、所处社会结构而带来的“从属”。也就是说,是外因和内因共同造就了个体的“文化身份”。

      (二)文化身份的特点

      1.多重性

      每个个体的文化身份不是单一的。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不同的对象,身处不同的场合,个人的文化身份都有着显著的不同,需要在复杂的语境之协商各自的文化身份。

      例如,A同学在的身份可以是:家中的独生女、虔诚的穆斯林、咖啡厅的兼职服务生、舞蹈团领舞、摇滚乐队歌迷等等。

      2.可变性

      个体处在社会中,环境会不断促使自身发生改变。从而使自身拥有更多或者更少的文化身份。郭晓川提出文化身份是“丰富的,内部有张力,包含着不同的,相互质疑的部分,因此也就能吸收来自外部的不同文化的营养,不断发展自己。”同时,在特定情境下,个体业可能被迫放弃或主动放弃文化身份中的某个部分。

      文化身份的可变性在移民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当移居地和原有文化产生冲突时,大多数移民希望继续忠于原有的文化。但同时,为了在新的环境中生活,他们也要做出改变。这种改变会让他们接受新的文化身份,也会放弃部分旧有的文化身份。

      (三)文化身份的显著度

      文化身份的显著度指的是某种特定文化身份在跨文化交流双方之间被重视的程度。在特定的语境,面对特定对象,每种文化身份的显著度都是不同的回到1.2.1中的例子,如果A同学想要和一个基督徒男性发展恋情,她穆斯林的文化身份显然是最显著的。如果A同学去应聘兼职舞蹈教师,她独生女的文化身份显然是相当弱的,而舞蹈团领舞的文化身份是最显著的。

      二、小说《同名人》中的文化身份

      (一)关于《同名人》

      长篇小说《同名人》是印度裔美籍作家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2005年的作品,它描述了两代流散者不同的精神体验。

      主人公果戈里是出生于美国的第二代移民。他的父亲艾休克出生于印度,22岁时的一次劫后余生让他决定来到美国,并将婚前只见过一面的新婚妻子阿西玛一同带到这片土地。夫妻两共同的习俗文化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相互依赖,彼此依存。

      儿子果戈里却和他们完全不同。生于美国,果戈里一派美国青年做派。他一直不理解并且烦恼于父亲给他起的名字。果戈里交往了一个美国女友,两人的恋情却因父亲艾休克的去世终止。后来,果戈里与同为印度裔的莫西玛成婚,而婚后生活也面临着移民身份带来的冲击。

      (二)主人公的多重文化身份

      比起第一代移民的离根之苦,第二代移民承受的文化冲击往往更加复杂,因为他们拥有更复杂的文化身份。小说主人公果戈里拥有多重的、变化的文化身份。是印度后裔、美国籍、建筑学博士、白人女孩的男友等等。

      对于父母来说,他最重要的文化身份是印度后裔。果戈里的父亲艾休克和母亲阿西玛都是较为传统的孟加拉人。虽然身在美国,他们仍然尽量坚持保留着原有的文化。尤其对于阿西玛,她鲜少与外界接触,坚持穿着印度纱丽,点吉祥痣,坚持做印度饭菜,为孩子举行印度教仪式。

      对于白人女友来说,果戈里最初只是一个“American Born Indian”,除了家族成员,其他方面与美国青年没有不同。这时候白人女友最看重他的文化身份应该是“生长于美国”。然而,自从去过果戈里的家,他“印度后裔”的文化身份在白人女友面前开始增强了。

      果戈里后来的妻子莫西玛与他有着相似的经历。莫西玛先后在巴黎、美国留学,由一个“书呆子”变得非常“性感”,十足美国做派。对于她,起初,果戈里“美国建筑学博士”的文化身份是很重要的。但婚后,果戈里也渐渐意识到他内在的“根”,果戈里“印度后裔”的文化身份开始凸显。

      三、文化身份显著度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一)“偏好”“抵触”“显著度”

      不同个体对他人的不同文化身份存在不同的态度。有所偏好亦有所抵触。在这一部分,笔者将以《同名人》为例探讨“偏好型”文化身份和“抵触型”文化身份的显著度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二)文化身份显著度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1.果戈里与母亲(阿西玛)

      在果戈里的多重文化身份中,“印度后裔”是阿西玛的偏好型,“生长于美国”是阿西玛的“抵触型”。

      在两人的交流中,果戈里的后一种文化身份的表现远远比前一种显著。例如,果戈里称父母为“家伙(guys)”;随父母到印度,果戈里称人力车是“旧社会封建传统”;交往白人女友。这些都是阿西玛的“抵触型”文化身份“生长于美国”才会有的举动。   而这样的举动为母子两跨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是:阿西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为这“简直像个陌生人”;难以忍受他对人力车的嘲讽;竭力容忍白人女友。

      这种“抵触型”文化身份的显著和“偏好型”文化身份的不显著导致了母子二人交流的不愉快。

      2.果戈里与白人女友

      对于白人女友(麦克斯)来说,“生长于美国”是她的“偏好型”;“印度后裔”是她的“抵触型”。

      两人交往伊始,果戈里的做派与其他美国青年没有太大区别。两人都热爱自由,喜欢浪漫,交往得十分顺利。然而,果戈里的父亲去世后,她的“印度后裔”文化身份开始变得显著。他剃了头发,回到印度为父亲办理后事,并拒绝麦克斯的参与,因为“这是家人的事”。而麦克斯则认为两人“早就是一家人了”。两人因此产生不快并最终分手,可以说是一次不成功的跨文化交流。

      可见,“偏好型”文化身份的显著令两人相处愉快,而“抵触型”文化身份的显著导致了交流的问题。

      3.果戈里与莫西玛

      莫西玛之所以与果戈里相爱并结婚,就是由于他“生长于美国”这个文化身份。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并走到一起。然而,婚后莫西玛果戈里变得越发传统。他不希望莫西玛出去工作,而是当一个家庭主妇。这与莫西玛对于“生长于美国”这个文化身份的重视截然相反。最后,莫西玛说:“也许是我不满足于我们俩都是孟加拉人”并有了外遇。

      “偏好型”文化身份最初吸引了莫西玛,两人走到一起,而“抵触型”文化身份变得显著时,两人产生了冲突,交流失败。

      4.分析

      笔者用下面的表格将“偏好型”和“抵触型”文化身份显著度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做出汇总。其中“↑”“↓”分别表示对跨文化交流有利和不利。(见表1)

      由表1的总结可以看出,“偏好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高,越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偏好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低,越不利于跨文化交际。“抵触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高,越不利于跨文化交际,“抵触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低,越利于跨文化交际。

      四、小结

      跨文化交际中,首先遇到的就是“身份”问题。然而,在不同语境下,面对不同对象,“文化身份”不是单一的、不变的。每个个体都有多重的文化身份。民族、社会环境、行为习惯可以塑造人们的文化身份;同时,基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因素也能塑造文化身份。在不同的语境下,个体的每个文化身份的体现强度也不同,即显著度不同。

      在交际中,个人的总有受到交际对象偏好的文化身份和被交际对象抵触的文化身份。通过对《同名人》的分析,可以看出,“偏好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高,“抵触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低,越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反之,“偏好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低,“抵触型”文化身份显著度越高,越不利于跨文化交际。

      作为多元文化最集中的国度,美国拥有大批各国移民。亚裔美籍文学中文化身份的研究是了解亚洲流散者在美物质精神旅程经历的重要部分。小说《同名人》中,作者裘帕・拉希莉并没有为她笔下的亚裔美国人提供一个明确的自我身份界定方式,而是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角色和读者都在这个未解的问题中寻求文化身份的多重含义。这也更彰显了当代移民在异质文化氛围中感受的复杂性,以及对此问题进行探究的必要性。

      随着全球化成为明显的世界性趋势,跨文化交际将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非官方乃至个人领域。交流的跨文化性也给“文化身份”赋予了更深长的意义。一方面,越来越多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开始互相了解交流;另一方面,移民(包括二代移民)也将受到不同文化身份转换的挑战。因此,对文化身份理论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参考文献:

      [1]蔡荣寿,金芳颖.跨文化交际通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

      [2]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斯图亚特・霍尔,保罗・杜盖伊.文化身份问题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7]梅晓云.名字的背后是什么――评裘帕拉希莉的小说《同名人》[J].西北大学学报,2008,38():157-160.

      [8]陈春霞.流散文学的文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猜你喜欢:

    1.浅谈英美文学论文

    2.关于英美文学的论文

    3.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

    4.英美文学论文范文

    5.英美文学方向论文


    相关关键词: 美国文学学期论文发表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