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科
  • 数学科
  • 英语科
  • 政治科
  • 物理科
  • 化学科
  • 地理科
  • 历史科
  • 生物科
  • 高考试题
  • 中考试题
  • 高考课件
  • 中考课件
  • 高考教案
  • 中考教案
  • 南孙坚、孙策事看三国小说

    时间:2020-02-29 07:56:30 来源:天一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天一资源网手机站

    南孙坚、孙策事看三国小说
      
      李继华
      
      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期。在众多英雄才俊里,东吴孙坚、孙策尤其突出。孙坚父子事在陈寿的《三国志》里记载颇详。脱胎于讲史话本的三国小说,其最早存世者如《三国志平话》,到罗贯中编著《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及最后通行毛本《三国演义》,都或多或少地吸收历史著作的滋养。这样,在历史、口传和文人的加工、熔铸之下,便形成了绵延不绝、波澜纷呈的独特的三国文化现象。本文拟将史籍与小说不同之孙坚、孙策加以映照比对,试图探讨三国小说的演变轨迹及得失。
      
      一、民间立场下损害了的孙氏父子
      
      三国事迹,连同陈寿的《三国志》与裴松之注,成为以后三国小说生长的丰厚土壤。当然,小说不会比照历史而敷衍,于是就出现怪异之现象:孙坚、孙策事于史书记载颇丰,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小说;而小说简陋竟有捉襟见肘之窘。以孙坚事为例可看出小说与历史之差别。
      
      《三国志》载孙坚事颇详,是:少年孙坚驱逐盗贼;任吴郡司马讨伐许生;讨黄巾孙坚率先登上宛城;讨西羌劝张温杀董卓;任长沙太守讨伐区星;计杀太守王敷、张咨;驻鲁阳时董卓大兵忽至,孙坚安之若素甚有大将风度;兴义兵讨伐董卓,大败吕布;勇斩华雄;大义凛然拒绝董卓利诱;袁术与孙坚纠葛种种;传国玺事;等等。这些都说明.孙坚乃一风云人物,影响自不在袁绍、曹操之下,以至于董卓亦说:“但杀二袁、刘表、孙坚,天下自服从孤耳。”(《三国志·吴书》)
      
      材料丰富如此却没有或很少被小说吸纳。早期所存话本《三国志平话》关于孙坚的情节是:仅一句提到孙坚以长沙太守身份讨伐董卓;仅一句提到长沙子弟最先,在虎牢关与吕布对峙;孙坚败于吕布,金蝉脱壳得以逃生。孙坚结局没有。
      
      到《三国演义》,孙坚事迹丰富一些,但亦颇有限,比之平话所增加有:讨董卓首登宛城;讨区星;以16镇诸侯身份讨伐董卓;虎牢关拒吕布被华雄追击,脱帻与祖茂戴而逃脱;匿传国玺;袁术遣孙坚击刘表;被黄祖兵射杀。
      
      小说之孙坚与历史宛然两人。历史之孙坚叱咤风云,见解高远,甚至令敌手感佩。小说之孙坚,不但斩华雄为关羽夺去,且又被华雄追杀,让属下做替身。匿传国玺事情亦被夸大渲染,以至成为身死之导火索。
      
      孙坚事于小说简陋如此,孙策事更为寒碜:平话干脆一字不著。
      
      由此看出,史料丰富如此,但能否为小说吸纳,却受到观念、主题左右。孙坚、孙策事被小说压抑忽略如此,应是民间叙事“帝蜀寇魏”主题所致。正面和反面主角被蜀、魏两家瓜分后,吴只能作陪衬。草船借箭本是孙权杰作,到了平话,则成为周瑜之事,而在罗贯中笔下,又成了孙坚、诸葛亮所为,到毛本演义,则成为诸葛亮的独家发明。本是孙坚斩华雄,却成了关羽的彩头。
      
      毋庸置疑,三国小说在传播三国历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胚胎于民间传说,结集于民间说话基础之上的小说,往往为了民间情结而误传历史,对历史造成了很大伤害。如吴艳红说:“《平话》更多地体现出民间曲艺的特色,它为了突出西蜀人物的忠义、勇敢、机智,对曹魏和东吴的贬斥常常走极端,既不照顾史实,又不重视情节的合理性。”孙坚父子形象史传之与小说的巨大反差,充分说明遵循民间立场和历史的公正性有多么大的距离。
      
      二、虚构多民间,史实文人增
      
      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舌耕叙引》说:“得其兴废,谨按史书;夸此功名,总依故事。”讲史话本取材于历史,在兴废存亡这些大的关节方面,一般按照史书,一旦讲起功名事业这些易引发兴趣的地方,则不惜夸张虚构。
      
      章学诚说《三国演义》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当今研究者已认识到《三国演义》的虚构部分超过了三分。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二者来源不同之辨析。有研究者说:“《三国演义》有关刘蜀的部分,基本上依据平话,很少增删,而有关曹魏、孙吴的部分却大大增加,二者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合起来几与刘蜀部分接近,因此,这不单单是一个‘尊刘抑曹’的问题。它从一个方面表明了作者的艺术情趣和追求。”可以说,孙吴部分的大大增加解决了艺术结构的非对等性问题,也是造成《三国演义》“事实”陡增的原因所在。
      
      限于所存材料甚少,不得不以最早且以较为完整面貌出现的《三国志平话》作为例子。有人对平话内容进行了统计,结果是:“从与内容相配合的图上标题看,以蜀汉内容为标题的达54个,占了总共69个标题的78.3%……蜀汉以外的15个标题中,卷首仲相断狱占4个,黄巾起义占1个,王允连环计占3个,曹操占4个,孙吴占3个。曹魏内容只占全书的5.8%,孙吴只占4.3%。蜀汉的内容是曹魏的13.5倍。”
      
      这就可得出一个结论:《三国志平话》并不是“说三分”完整之遗存,否则不会畸轻畸重若此。同时亦可说明,罗贯中所增加东吴之内容,当采自史传而非民间。
      
      小说毕竟不是历史,为趣味性,为突出主要人物,以牺牲历史真实为代价亦多常见。孙策之死在《三国志》仅寥寥数笔,且与于吉无涉。裴松之注时,广采《江表传》《志林》《搜神记》诸书,字数大增。但裴氏亦知于吉事荒诞,以“未详孰是”作结。《三国演义》却围绕孙策、于吉大为敷衍。似这样加工,看似取自历史,实则仍与取材于民间传说无异。如有论者所言:“由于罗贯中对于历史小说和历史科学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混沌的模糊状态,所以就把《搜神记》一类的怪异记述也搬进了他的历史小说之中……罗贯中写《演义》采撷的书广,是其优点,但有时采撷的书却太杂,把一些怪诞荒谬的东西也收罗了进来,则是其缺点,有关于‘斩于吉’的一系列事情,则可以说是《演义》的败笔了。”是否败笔不论,但以如此笔墨描绘孙策,亦是《演义》虚构性颇著之显例,亦说明源于民间讲史之三国,起初民间虚构甚多,自罗贯中加工后,史实添加之比例陡增。
      
      三、平话与演义不同创作方式之探讨
      
      《三国志平话》刊刻于元英宗至治年间,其简陋粗鄙久已为人诟病。它“全书内容大半是不同于正史的附会和传说,

    [1] [2] 下一页

    相关关键词: 南孙坚、孙策事看三国小说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名人名言